images

EN 中文

  • 首页
  • 关于我们
  • 研究院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实验平台
  • 合作交流
  • 奖学金申请
  • 人才招聘
  • 会议报名

 

  •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25 Sep

images

于国强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euron发文建议脑数据科学发展策略

2024.09.25 《Neuron》

2024年9月25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于国强团队与合作者在Neuron期刊共同发表题为"Data Science and its future in large neuroscience collaborations"的文章,调研并总结了目前脑科学研究中数据科学实践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从而使脑数据科学成为脑科学发展的促进而不是障碍因素。此建议期望减小不同脑科学团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数据管理与分析之间的巨大差异,消除合作过程中的障碍,充分发掘数据的价值,加强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

14 Sep

images

戴琼海、郭增才、吴嘉敏团队合作研发介观尺度三维显微成像技术,实现活体器官中细胞之间动力学的长时程观测

2024.09.14 《Cell》

2024年9月13日,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三个团队,分别来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戴琼海、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郭增才、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吴嘉敏,作为共同通讯在Cell上发表题为Long-term mesoscale imaging of 3D intercellular dynamics across a mammalian organ的研究论文,研制了一台大视场高分辨率的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镜(RUSH3D),视场达到8 mm×6 mm,系统分辨率高达3 μm×3 μm×6 μm,并且具备低光毒性的优点,可以以20Hz体成像的速率连续拍摄数小时。

13 Sep

images

肖百龙团队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欧阳昆富团队合作在《神经元》发文揭示机械力受体Piezo1的磷酸化调控及其生理学功能

2024.09.13 《Neuron》

2024年9月12日,清华大学药学院、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肖百龙教授课题组在神经科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神经元》(Neuron)杂志上在线刊登了题为《Piezo1的1612位丝氨酸磷酸化调控其机械敏感性和体内机械传导功能》(Phosphorylation of Piezo1 at a single residue, serine-1612, regulates its mechanosensitivity and in vivo mechanotransduction function)的研究论文,鉴定发现了机械门控Piezo1离子通道中1612位丝氨酸(S1612)为响应蛋白激酶PKA和PKC的磷酸化位点,揭示了磷酸化对Piezo1的机械敏感性的关键调节作用以及对血压和运动耐力等生理活动的重要影响。该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对Piezo1调节机制的理解,也为Piezo1在血管功能调节中的潜在应用和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开发奠定了基础。

19 Aug

images

欧光朔实验室利用AlphaFold2开发微管蛋白的低损伤活细胞荧光标记新技术

2024.08.19 《PLOS Biology》

2024年8月1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欧光朔课题组在PLOS Bi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AlphaFold2-guided engineering of split-GFP technology enables labeling of endogenous tubulins across species while preserving function”的方法学论文。该研究通过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软件AlphaFold2的结构预测能力,发展了一种能够在活细胞中对微管蛋白进行低损伤、高效率荧光标记的新技术。

20 Jul

images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24年第7期封面文章│中央视力损伤的脑可塑性:功能连接增强与外周视觉改善

2024.07.20 《Neuroscience Bulletin》

Neuroscience Bulletin在2024年第7期以封面文章发表了来自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陈霓虹副教授(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兼聘研究员)研究团队题为“Learning improves peripheral vision via enhanced cortico-cortical communica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与眼动同步的视觉呈现模拟中央视觉损伤,在健康成年人中进行持续数周的训练,诱导PRL发展。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考察模拟中央视觉损伤导致的视皮层可塑性。

09 Jul

images

贾晓轩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视觉刺激对大规模单神经元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

2024.07.09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年7月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贾晓轩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Stimulus type shapes the topology of cellular functional networks in mouse visual cort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针对小鼠视觉皮层网络如何动态处理不同类型视觉刺激的问题,构建了跨多个视觉脑区的大规模单神经元尺度功能网络,揭示了不同拓扑尺度网络结构在处理视觉刺激过程中的变化,为研究视觉信息处理中的网络变化机制提供重要的支持。

02 Jul

images

清华大学蓝勋、李寅青、朱明团队合作推出通用型基因编辑脱靶检测技术

2024.07.02 《Nature Biotechnology》

2024年7月2日,清华大学医学院蓝勋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药学院、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李寅青课题组合作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Tracking-seq reveals the heterogeneity of off-target effects in 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项名为Tracking-seq的新型脱靶效应检测技术,并借助该技术揭示了不同细胞类型、不同编辑工具间存在的脱靶效应异质性。此项研究将为基因编辑在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安全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持。

30 May

images

施路平/赵蓉团队天眸芯登Nature封面:世界首个类脑互补视觉芯片

2024.05.30 《Nature》

“天眸芯”的成功研制无疑是智能感知芯片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不仅为智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持,还为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重要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结合团队在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类脑软件工具链和类脑机器人等方面已应用落地的技术积累,“天眸芯”的加入将进一步完善类脑智能生态,有力地推动人工通用智能的发展。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
  • 20
  • 下一页
  •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清华大学医学院
  • 清华大学药学院
  • 生物医学测试中心
  • 影像中心

微信

网站
中国,北京市,清华大学,生物医学馆B106,邮编 100084 +86-010-62772271 mcgovern@mail.tsinghua.edu.cn
Copyright©2019 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