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刘晓冬研究组在《eLif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基于碳末端的多域协同急性抑制L型钙通道”的研究长文(article)。论文工作综合利用电生理、定量FRET荧光成像、化学诱发异源多肽聚合、以及计算机模型仿真等手段,首次揭示了一种抑制L型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的新型方式—CMI即“碳末端介导抑制”。
2016年2月25日,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肖百龙课题组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机械敏感Piezo通道离子通透和机械力传导机制》(Ion Permeation and Mechanotransduction Mechanisms of Mechanosensitive Piezo Channels)的研究论文,首次系统报道了Piezo通道如何感知机械力刺激并控制其离子流通的分子作用机制。
2015年11月9日,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洪波课题组和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院合作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大脑皮层个体网络的划分》(Parcellating Cortical Functional Networks in Individual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采用功能磁共振信号迭代剖分实现大脑皮层个体功能网络划分的新方法,为癫痫、脑瘤等神经外科手术的精准规划以及神经疾病治疗新药的在体评估提供了准确无创的新路径。
2015年10月15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刘晓冬课题组在Cell(细胞)子刊Cell Reports(细胞-通讯)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Influx-Operated Ca2+ Entry via PKD2-L1/PKD1-L3 Channels Facilitates Sensory Responses to Polymodal Transient Stimuli”(PKD2-L1/PKD1-L3通道“钙离子内流操控型钙电流”提升多模态时变刺激下的感觉响应)的研究长文(Article)。
2015年9月21日,医学院药学系、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肖百龙研究员与生科院高宁研究员、杨茂君教授研究组合作在《自然》(Nature) 杂志上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哺乳动物机械敏感Piezo1离子通道的结构》(Architecture of the Mammalian Mechanosensitive Piezo1 Channel) 的研究论文。
2014年3月13日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管吉松研究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活体成像记录神经元极早基因表达揭示哺乳动物大脑皮层内记忆印迹的层间特异性分布》的科学论文。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long-term memory traces are formed in the cerebral cortex, researchers have applied photo-imaging technology to record the activity of over 20,000 neurons in the mammalian brain simultaneously....
Postnatal maturation of the brain requires pruning of excess synapses, a process that is dependent on sensory input and synaptic a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