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

EN 中文

  • 首页
  • 关于我们
  • 研究院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实验平台
  • 合作交流
  • 奖学金申请
  • 人才招聘
  • 会议报名

 

  •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29 Apr

images

清华大学祁海、钟毅、上科大胡霁研究组合作在《自然》发表新发现:脑-脾神经环路直接调控疫苗诱导的抗体免疫应答

2020.04.29 《Nature》

2020年4月29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胡霁课题组、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钟毅课题组的合作研究,题目为《Brain control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amenable to behavioural modulation》(“受行为影响的脑活动调控体液免疫应答”)。该研究通过小鼠模型研究,发现了一条从大脑杏仁核和室旁核CRH神经元到脾内的神经通路;这条通路选择性地促进疫苗接种引起的抗体免疫应答,还可以通过响应行为刺激,对免疫应答进行不同调控。据作者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条解剖学明确、由神经信号传递而非内分泌激素介导的、中枢神经对适应性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通路,指出了神经免疫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25 Mar

images

时松海教授和史航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中心体调控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神经前体细胞机械特性和分裂能力,进而影响大脑皮层的大小和折叠的崭新机制。

2020.03.25 《Nature》

3月25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时松海教授和史航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心体的锚定调控神经前体细胞特性和大脑皮层的形成”(Centrosome anchoring regulates progenitor properties and cortical formation)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中心体调控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神经前体细胞机械特性和分裂能力,进而影响大脑皮层的大小和折叠的崭新机制。

05 Mar

images

肖百龙课题组与生命学院李雪明课题组合作在《神经元》发文揭示机械门控Piezo离子通道的“门塞和闩锁”门控机制

2020.03.05 《Neuron》

2020年3月5日,清华大学药学院肖百龙课题组与生命学院李雪明课题组在神经科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神经元》(Neuron)在线刊登了题为《机械门控Piezo离子通道的“门塞和闩锁”门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揭示了Piezo通道利用类似门塞和闩锁的作用原理对其胞内侧离子通透路径进行门控的精巧分子机制,并鉴定发现一种因缺失“门塞”结构元件而获得机械超敏性的新型Piezo1剪切变体亚型。该研究成果不仅有力促进了我们对Piezo通道如何将机械力刺激转化为电化学信号这一核心问题的理解,也将有助于对其功能性质的针对性改造与干预,为最终实现基于Piezo通道的生物技术开发,药物发现以及疾病治疗奠定基础。

10 Feb

images

姚骏研究组在《PNAS》发表合作论文报道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2020.02.10 《PNAS》

2020年2月10日,《PNAS》以Latest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由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姚骏课题组和美国Salk Institute的Fred Gage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Synaptotagmin-7 is a key factor for bipolar-like 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in mice的研究论文,系统阐述了他们在精神疾病研究中构建的全新思路, 并报道了他们根据这一架构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机理研究中取得的进展,为该病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开辟了道路。

22 Nov

images

钟毅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文章发现长期记忆的动态维持机制

2019.11.22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年11月22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毅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题为“α2-chimaerin和Rac1活性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长期记忆的动态维持” (Interplay between α2-chimaerin and Rac1 activity determines dynamic maintenance of long-term memory)的研究论文。

15 Nov

images

洪波课题组在《神经影像》发文揭示了一种由任务和休息大脑共享的大规模皮层网络的概率和频率特异性耦合机制

2019.11.15 《神经影像》

2019年11月15号, 洪波课题组在《神经影像》发文,在大规模的人类ECoG记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脑皮层区域在时空微状态下的概率共激活的功能网络分割的新方法,揭示了一种由任务和休息大脑共享的大规模皮层网络的概率和频率特异性耦合机制。

30 Oct

images

熊巍课题组在eLife发表研究论文发现TMC1调控毛细胞功能的漏电导作用

2019.10.30 《eLife》

2019年10月30号,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熊巍课题组在eLife杂志上发表题为《小鼠的TMC1蛋白通过参与形成漏电流通道来调节其听觉毛细胞的频率选择性和兴奋性》(TMC1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a leak channel that modulates tonotopy and excitability of auditory hair cells in mice)的学术文章。

07 Oct

images

钟毅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文章发现一种不需要蛋白质合成却能长期维持的情境依赖记忆

2019.10.07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年10月7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毅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果蝇能够形成一种不需要蛋白质合成依赖的固化的长时程记忆”(Long-term memory is formed immediately without the need for protein synthesis-dependent consolidation in Drosophil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揭示了“情境效应”是依赖于一种不需要蛋白质合成却几乎能够终生维持的情境依赖记忆,并揭示了这种记忆提取的多感官整合神经机制。这一研究颠覆了人们对于长期记忆的认知,并启发科学家们重新理解记忆的本质。

  • 上一页
  • 1
  • ...
  • 12
  • 13
  • 14
  • 15
  • 16
  • ...
  • 20
  • 下一页
  •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清华大学医学院
  • 清华大学药学院
  • 生物医学测试中心
  • 影像中心

微信

网站
中国,北京市,清华大学,生物医学馆B106,邮编 100084 +86-010-62772271 mcgovern@mail.tsinghua.edu.cn
Copyright©2019 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